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捐赠项目
党建工作
信息公开
捐赠鸣谢
捐赠指南
229
分享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 坚决打赢心理战“疫”“下半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专家委员会工作

4月12日上午10点,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线上召开,全面总结前期心理援助工作,探讨下一步心理援助发展方向,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和举措,坚决打赢心理战“疫”“下半场”。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登峰,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主持。由全国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心理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和部分平台工作人员出席会议。

王登峰指出,心理战“疫”作为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的重点之一,起到了抚慰、振奋人心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从战术、战役、战略三个层面反思并采取行动,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他强调,在战术层面,热线援助相当于医疗急诊。一要针对大规模的求助,提高热线“急诊”技术;二要探讨后续的分科常规治疗,将收集的问题和措施细化并进行系统研究。在战役层面,要从这次疫情中梳理问题,提出方案并落实行动,让学科满足社会需求。要观察灾难应对实践中的心理学如何发挥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观察心理学在灾后社会生活重新复原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临床心理学及整个心理学科的发展;要思考心理学国际发展的原因,思考如何围绕社会关切和国家发展去开展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要对接社会高度关切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问题,提出心理学角度的解决方案,并在行动中落实。在战略层面,要从顶层设计统筹心理学发展,打造高度切合国家、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适应中国社会、国家、民族、文化的心理学。

郝芳华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着眼全国疫情的防控大局,聚焦湖北武汉战略重点,加强工作统筹,及时精准指挥。华中师范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成立了专门的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和平台保障组,调动力量给予平台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支持。热线平台得以高效率启动、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高站位拓展,受到教育部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高度认可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下一步,要稳步推进线上援助与下沉社区并重、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并重、人工服务与人工智能并重,继续做好心理援助工作。她建议,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援助模式,探索筹建“国家心理援助中心”,为国家应对各类应急事件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和支持,努力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韩布新教授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就如何加强科学研究、培养心理学人的国际视野,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行业发展角度来谋划心理学发展进行探讨。热线平台运行组负责人马红宇教授从平台建设依据、搭建概况、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四个方面,汇报了热线平台的运行与建设情况。热线平台专家组组长江光荣教授对平台做出肯定评价,就后期心理援助工作提出建议,并提出对心理学未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工作建议。

与会专家就疫情后综合症侯群的应对、不同人群的心理援助策略、面向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面向国家需求的心理学科发展、平台在社会心理建设中的工作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研讨。

周宗奎表示,下一步热线平台将认真研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在继续做好心理援助的基础上,在平台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对接上下功夫,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援助模式,坚决打赢心理战疫“下半场”。

4月12日上午10点,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线上召开,全面总结前期心理援助工作,探讨下一步心理援助发展方向,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和举措,坚决打赢心理战“疫”“下半场”。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登峰,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主持。由全国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心理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和部分平台工作人员出席会议。

王登峰指出,心理战“疫”作为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的重点之一,起到了抚慰、振奋人心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从战术、战役、战略三个层面反思并采取行动,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他强调,在战术层面,热线援助相当于医疗急诊。一要针对大规模的求助,提高热线“急诊”技术;二要探讨后续的分科常规治疗,将收集的问题和措施细化并进行系统研究。在战役层面,要从这次疫情中梳理问题,提出方案并落实行动,让学科满足社会需求。要观察灾难应对实践中的心理学如何发挥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观察心理学在灾后社会生活重新复原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临床心理学及整个心理学科的发展;要思考心理学国际发展的原因,思考如何围绕社会关切和国家发展去开展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要对接社会高度关切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问题,提出心理学角度的解决方案,并在行动中落实。在战略层面,要从顶层设计统筹心理学发展,打造高度切合国家、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适应中国社会、国家、民族、文化的心理学。

郝芳华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着眼全国疫情的防控大局,聚焦湖北武汉战略重点,加强工作统筹,及时精准指挥。华中师范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成立了专门的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和平台保障组,调动力量给予平台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支持。热线平台得以高效率启动、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高站位拓展,受到教育部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高度认可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下一步,要稳步推进线上援助与下沉社区并重、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并重、人工服务与人工智能并重,继续做好心理援助工作。她建议,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援助模式,探索筹建“国家心理援助中心”,为国家应对各类应急事件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和支持,努力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韩布新教授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就如何加强科学研究、培养心理学人的国际视野,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行业发展角度来谋划心理学发展进行探讨。热线平台运行组负责人马红宇教授从平台建设依据、搭建概况、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四个方面,汇报了热线平台的运行与建设情况。热线平台专家组组长江光荣教授对平台做出肯定评价,就后期心理援助工作提出建议,并提出对心理学未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工作建议。

与会专家就疫情后综合症侯群的应对、不同人群的心理援助策略、面向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面向国家需求的心理学科发展、平台在社会心理建设中的工作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研讨。

周宗奎表示,下一步热线平台将认真研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在继续做好心理援助的基础上,在平台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对接上下功夫,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援助模式,坚决打赢心理战疫“下半场”。

229
分享
发布时间: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