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捐赠项目
党建工作
信息公开
捐赠鸣谢
捐赠指南
543
分享
首页 /捐赠鸣谢 /受益感言

2018年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获奖感言

孙静竹 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获奖感言

尊敬的周洪宇老师,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5级本科生孙静竹。十分荣幸能够在人才济济的华师荣获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这份殊荣。这份殊荣承载着光荣与骄傲更承载着责任与使命。

这份责任与使命,让我想起两年前伏案提笔的我,鼓足勇气,写给周洪宇老师的信。周洪宇老师在信中勉励道:“青年学生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心系民族复兴、心系荆楚崛起、心系人民福祉。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价值,在实践和向群众学习中增长知识本领。”

在求知的道路上,我一路牢记,不敢忘却。今日,践行着周洪宇老师的勉励,深入实践,磨练意志。在不断前行的专业之路上,既亲身走入社会,感知民情,发扬学术创新精神,永不止步、求索真相,同时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潜心读书,敏于求知,不忘初心,珍惜韶华。心系民族,服务社会。真正通过“挑战杯”、“创青春”的平台让梦想落地生根,服务于城市建设。今日之我目睹了改革之力的百年变迁,渴望抓住城市治理转型的曙光,潜心学习、扎实奋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明日之我将努力成为“博通古今中外,雅致科学人文”的广博文雅、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博雅”人才,不负老师希冀、不负母校期望!

最后,请允许我向尊敬的周洪宇老师、学校和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报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周洪宇老师提供给华师学子一个肯定付出、激励前进的全校性平台,不求回报地为学生投入精力和成本培养我们成长成才!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和春风化雨般的滋养,感谢你们一路支持,从不抛弃、从不放弃;感谢你们作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托举和培养出了我们今日之自信与奇迹!

 

王承禹 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获奖感言

尊敬的周洪宇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16级硕士研究生王承禹,师从王敬尧教授。作为全校唯一一名获得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的硕士生,我满怀感激之情,同时也深感诚惶诚恐。

首先,我想对出资设立本项奖学金的周洪宇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周先生长期深耕于教育学研究领域,在探索研究方法、建构研究体系、打造学术话语体系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周先生还始终致力于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建言献策,为国家的诸多重大教育问题的纾解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设立此项奖学金反映了周先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热忱和关切,体现了周先生在人才培养和提携后辈方面的慷慨和无私。同时,还要感谢评审委员会对我的肯定,感谢基金会各位老师为此付出的辛苦工作。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王敬尧教授。老师出色的学术品位、敏锐的学术嗅觉对我的学术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老师悉心的指导、严谨的学风为我的科研产出提供了最大的帮助。老师和师母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更让我感激不尽。还要感谢导师团队的魏来博士和各位兄弟姐妹,他们的关照和扶持是我有幸获此殊荣的重要条件。最后,必须要提及的是我的家人。他们的宽容和支持,使我能够长期沉浸在书卷生活之中而不觉得清苦和孤寂。也正是他们20多年来的劳累和汗水,才使得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在求学之路上能够顺利地跨越地理和物质上的障碍。

周洪宇先生和评审委员会将这重要的奖项授予我,让我感到自己肩负了更多的期待和更重的责任。不断突破人类既有的智力和认知极限是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如果说发几篇权威期刊是有难度的,相较之下,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理论真正增添任何微小的积累更为困难。“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我一定秉承“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谨记奖项背后寄托的殷殷期望,牢记师长今日的谆谆教诲,怀揣感恩,不忘初心,一直在科研之路上砥砺奋进。

最后,再次感谢周洪宇先生,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如意!

543
分享
发布时间: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