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获得朱友军奖学金的学生名单中有我的名字时,我把那个表格反复浏览了好几次——这样高额的奖学金在大二上学年获得,对我来说的确是意外之喜。更戏剧性的是,因为缺乏自信,我起初并没有申报朱友军奖学金的打算,但在申报截止日期的前一天下午,我的辅导员于蕾老师找我谈话,鼓励我尝试一下,我才决定申报。在这里真诚感谢于蕾老师,她对学生的关爱和用心让我没有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
朱友军奖学金由华中师范大学杰出校友朱友军先生设立,在此郑重感谢朱友军先生的馈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一定以这位中文系的杰出校友为榜样,做一个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人。
回顾过去的大学生活,我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高中时期没有过的尝试:进入系学生会主席团、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学术部、破茧编辑部、寒梅诗社……在与更多人成为伙伴和朋友的过程中,在组织和参与各类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我渐渐获得了一种归属感和参与感,并逐渐爱上为一个个集体真心付出的感觉,“爱在华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了印证。另外,在学习上我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在课余时间保持较大的阅读量,在取得不错的期末成绩的同时也能有自己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知识上的收获。在课余时间,我会选择用志愿服务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加入文华青年志愿服务队看望文院退休教授、参加文华杯篮球赛志愿服务、图书馆整理书籍志愿服务等活动。除此之外,尝试诗歌创作与朗诵,并在各级诗歌朗诵和原创比赛中有获奖经历。
此次获得朱友军奖学金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对于我的父母,也可以减轻一部分经济负担。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我应该用自己的奋斗和付出回报这份来之不易的奖励。
我将把大部分奖学金用于我的学业和生活费用,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分担父母的经济压力。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越感恩;越感恩,越努力——奖学金的意义就在于此,它不是目的也不是结果,而是大学生活中途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叫做“惊喜”。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把“惊喜”兑换成“感恩”,带着感恩继续上路。
最后,让我再次感谢杰出校友朱友军先生、感谢我所热爱的华师、感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师长和同学们。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