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南邢北陆”的学术佳话,憧憬大学的独立自由,我背上梦想的行囊,来到梦幻多姿的桂子山。在这里,有学术大师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院校领导的殷切关怀,济济名师的谆谆教导,校友亲朋的感恩馈赠。沐浴在桂子山的灿烂阳光下,我汲取各方面的精华,乘梦而来,等待蜕变:大学期间,我曾连续三年平均学分绩和综合排名位居专业第一,现已被保送至四川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选2011级本科生“博雅计划”,在《现代语文》等省级刊物上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另在《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学报》、文学院院刊《汉声》杂志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这里开启了学术的起点;担任系会副主席、《汉声》杂志主编、博雅计划刊物《博雅学刊》主编、文学院语言学系党支部宣传委员、汉语言11级班长等职,不断突破自我,凝练成高效、细心、踏实、认真的工作风格;生活上独立自强,感恩图报,多次担任校内外活动志愿者,及他人所需,奉献自己的爱心;曾获得2012-2013年国家奖学金,2011-2012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年度“三好学生标兵”,2011-2014学年校三好学生(连续三年),2013年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及文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文学院2012—2014学年“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年),创新创业国家级B类项目唯一项目人并获校级优秀结项及2014年大学生科研成果校级二等奖,获第二届湖北省荆楚杯“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优秀奖”,第七届“书香校园”征文比赛二等奖,“红牛公园季”2012武汉东湖迎新健康跑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沐浴着桂子山的迷人景色,沉寂于校院领导爱的关怀,享受着校友名师的感恩馈赠,我褪去大一的青涩无知,羽翼逐渐丰满。朱友军学长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爱心设立“朱友军教育奖学金”,而我荣幸获得2014年度“朱友军奖学金”,感谢学长的这份善心,感谢您对教育的这份执念,它将变成无限的动力激励我未来的生活,继续“以文学为帆,语言为船,乘梦而来,追梦前行”的人生路,坚守严谨、理智、高效、细心的信条,做一个有责任心、富于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