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捐赠项目
党建工作
信息公开
捐赠鸣谢
捐赠指南
467
分享
首页 /捐赠鸣谢 /受益感言

卢刚: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获奖感言

 

我叫卢刚,现为化学学院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大四学生,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硕博连读。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奋斗和坚持。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凡事都想去锻炼,都想去参与,也要求自己尽全力去做好。一路走来,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一、学习科研: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立足本职,努力超越

学习上,态度端正,课业任务总是能够做到保质保量,课余时间喜欢泡自习室和图书馆,三年来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也接触到许多化学以外的学科知识。虽然好胜心比较强,但深知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全部,因此并没有把成绩看作特别重要,觉得尽力就好,结果不是我能决定的。俗话说,尽人事而知天命。一切回报都在努力后水到渠成:大一到大三学分绩都排在专业前列,曾三度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走进实验室,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是我很喜欢的事情。大一下学期就成功申请到国家级大学生科研立项A类项目。在这之后,就积极利用平时和周末的时间到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刚开始只是负责洗试管,称药品等简单重复的工作,但是并没有打消我的积极性。俞敏洪说过,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而且重复简单的操作也使我扎实了基本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我会抓住机会就与师兄师姐探讨文献上遇到的问题,也会定期向导师汇报实验进度。该国家级项目也于今年6月成功结项,曾作为报告人参加湖北省第七届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获得二等奖。对科研的喜爱使我并不满足当下的成绩,随后又参与了艾智慧教授水污染控制的相关研究。当然这之中也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本科生做实验不够便利,没有专门的试验台和仪器柜,没有确定的时间预定仪器测试样品,也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献等。刚开始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往往会使我急躁,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关键的时候咬咬牙,种种的困难也就都被克服了。遇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后总结的体会。大三下学期最忙,当时课题做到后半段,需要加快进度。我既要完成课业任务,又要兼顾实验进度。尽管有时会忙的不可开交,即使耽误吃饭时间,也要坚持把实验完成;尽管有时也会遭遇一连串实验失败的情况,搞得身心俱疲,但是这同样锻炼了坚实的毅力,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年的科研生活,使我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技术得到提高,专业知识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而且也逐步端正了严谨性的科研态度。当然也收获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作为第二作者撰写专利《一种废铝易拉罐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于201479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作为第二作者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杂志发表论文Efficient photo catalytic removal of nitric oxide with hydrothermal synthesized Na0.5Bi0.5TiO3nanotubes》,影响因子为2.7,其中艾智慧教授为第一作者。这些丰硕的成果与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和课题组师兄师姐的帮助以及艾智慧教授的悉心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二、学生工作:不怕得罪同学,积极参与,勇于承担

在大二学年期间,担任勤工委清洁部副部长,负责管理全校28个楼栋的卫生检查统筹工作。也曾和其他两位部长一同组织“助理培训大会”和“魅力楼栋风采展比赛”等活动,增强了部门凝聚力,加深了成员间的了解,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三期间,担任化学学院1306班学生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处理班级安全学习等事务,学生文体活动积极参与和学习成绩在年级也都名列前茅。除此之外,也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活动,曾作为110年校庆志愿者负责维持晚会秩序的工作,也曾获得学院化学方程式大赛二等奖和活力与激情演讲比赛三等奖。做学生工作,不要怕得罪同学,即便同学当时不理解,但是正义原则的坚持总会迎来理解的目光。也不要怕承担责任,付出越多,收获自然越多。这些难忘的经历,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当然也交到很多难得的朋友。

三、课余活动:将家教作为一项事业,努力坚持,提升自我

课余生活上,我喜欢家教,喜欢当老师,尤其特别享受传道授业解惑的快乐。从大一至今,每周都会协调好周末和平时的时间,坚持家教。不管闷热的夏季抑或寒冷的冬季,风雨无阻,也从不迟到早退。几乎每个周末,都是晚上十点左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虽然很累,但是觉得也只是每周工作一天,这点苦和父母日以继日的体力活相比差远了,而且我还年轻,睡一觉就精力充沛了。做家教,不仅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同时还能从和家长的谈话中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状况。其实我并不仅仅把家教作为兼职挣钱的工具,也将其视为学习生活的补充和调节,一项我喜欢的事业去经营。三年来,我的辛苦付出都没有白费,学生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还荣获过2012年三星级家教之星和2013年年度家教之星称号。

生活上,崇尚节俭,花钱较为理性,不追求名牌,不追求美食休闲享受,只要吃饱穿暖就很知足,至今还用着400多块的中兴手机。家教所得报酬,我都用在生活费和学费上。我可以特别骄傲的说,大学没有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尽管有的同学劝我,不需要那么累,没钱就向家里要。但我始终觉得,已经长大,可以让父母放心,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我也知道,我的家庭和其他人不一样,不允许我懈怠。爸爸的糖尿病使他不能干重活,也不能挣钱,家里还要支付医药费,而我必须要让他们省心,为父母省去上学的花销,减轻他们的负担。

四、感悟感谢: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且行且珍惜

始终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要兼顾学习,科研,家教和学生工作,而且还要为学费和生活费工作。一路的心酸和艰辛,苦楚与不堪,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形容和描述,也不会告诉父母徒增担心,只能自己默默消化,深刻感受到:追梦路上,痛并快乐着。疲惫,无助,迷茫,坚持,喜悦,成功,共同交织着我的大学生活。这是一段回味无穷的旅程,也是一个不后悔的选择。我不知道我是凭着怎样的毅力在坚持,不知道跌倒过多少次,也不知道郁闷过多少次,但当我看到父母骄傲的微笑和同学佩服的眼神时,我觉得一切的辛苦和坚持都是值得的。

我来自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没什么文化,家里靠种地来维持生活。我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是爸妈值得骄傲的孩子。20119月,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武汉求学,没有亲戚朋友的照顾,没有哥哥姐姐的经验指导,凡事都要自己做决定,自己去尝试,为学习,为学费生活费,为种种的未知,努力奋斗,为此曾走过不少弯路。我也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平不如意,羡慕过同学富足的生活费和优越的家庭环境,但是我很知足我得到的所有,感谢父母赐予我强健的体魄,感谢华师给我求学的机会,感谢身边遇到的所有好心人。外在事物无法改变,我们唯有改变自己,努力奋斗,才能改变现状,成就强大的自己。因此,在崎岖坎坷的追梦路上,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强者一定能坚持到最后;在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不必过度纠结于个人的小情绪,想想世界这么大,还有更多比我们遭遇更大挫折的人;在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更多的东西时,也许此时你的所有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力量。如果你想要出类拔萃,想要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那就必须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就必须拥有常人没有的毅力和坚持!追梦的路上,我们痛并快乐着!

最后,真的很感谢学校教育基金会能够给我颁发这样一个沉甸甸的奖,这无疑是对我三年来所有努力与坚持的肯定和鼓励;感谢广大华师校友热心捐助,积极支持学校建设,能够资助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还要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一直以来的对我的照顾与指导。我也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华师校友,不管走到哪,都会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都会时时刻刻关注母校,都会发扬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必要时也会毫不犹豫地奉献母校。读研期间,我也会谨记华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专心科研,诚信务实,争取学成归来,能够在华师做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一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

 

467
分享
发布时间:2015-01-06